鎮江婦幼DIEP乳房重建術成功實施 彭金娟團隊助乳腺癌患者重獲身心圓滿-每日快報
(相關資料圖)
揚子晚報網11月17日訊(通訊員 錢菁璐 曹婷婷 彭朱霞 記者 萬凌云 姜天圣)近日,鎮江市婦幼保健院乳腺甲狀腺病科主任彭金娟帶領團隊,為一名乳腺癌術后假體出現問題的患者成功完成延期腹壁下動脈穿支皮瓣(DIEP)乳房重建手術。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專家團隊的指導與本院醫護人員的協作下,患者術后恢復良好,不僅重拾自然對稱的身體曲線,更實現了心靈層面的二次治愈。
彭朱霞
今年44歲的李女士(化名)兩年前確診單側乳腺癌,當時接受了乳房切除術+即刻假體重建術,并順利完成術后化療、放療及內分泌治療,成功擺脫癌癥威脅。然而,因李女士術前乳房存在中度下垂,單純假體重建后,兩側乳房的形態與對稱度始終未能達到理想效果。更令她困擾的是,近期復查發現右側假體出現Ⅲ級包膜攣縮,伴隨假體變硬、變形及輕微不適感。
為追求更自然、持久的乳房形態,李女士慕名前往鎮江市婦幼保健院乳腺甲狀腺病科就診。經過反復咨詢與慎重考量,她決定接受DIEP乳房重建手術,取出原有假體,利用自身組織進行乳房修復。
作為深耕乳腺甲狀腺疾病診療領域的專家,彭金娟始終秉持“治療的不僅是疾病,更是患者的人生”的醫療理念。為確保手術安全與效果,她帶領團隊為李女士開展了全面細致的術前評估與準備,并特別邀請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吳炅教授團隊的郝爽教授前來現場指導。手術中,醫生精準設計腹部與乳房切口,切取下腹部富含脂肪和皮膚的組織,精細分離并保留滋養該組織的腹壁下動脈穿支,再通過顯微外科技術將帶血管蒂的“活組織”移植至胸部并塑形。整個手術過程順利,術后在醫護團隊的專業照護下,李女士恢復迅速,術后十天便順利出院。當看到鏡中對稱自然的身體曲線時,李女士露出了久違的發自內心的笑容。
據介紹,DIEP乳房重建術被譽為乳房重建領域的“天花板”技術,其核心是利用腹部多余的皮膚脂肪組織進行乳房再造。醫生會根據患者個體情況設計切口,在切取腹部組織的同時保留關鍵滋養血管,通過顯微外科血管吻合技術將“活組織”移植至胸部塑形,可分為即刻重建和延期重建兩種方式。
該手術對李女士這類有放療史且對假體效果不滿意的患者尤為適用,具備多重突出優勢:重建乳房源自自身組織,觸感溫暖、形態逼真,能隨體重變化自然波動,同時可精準對照對側乳房塑形,對稱性更佳,還能同步實現腹部收緊塑形的“額外驚喜”;針對放療后胸壁組織血供和彈性受影響的情況,DIEP皮瓣自帶獨立血液系統,能更好適應放療后環境,愈合能力強、成功率高;與假體不同,重建后的乳房是自身“活組織”,無使用年限限制,無需更換,可長期維持對稱形態;對于經歷過假體問題的患者而言,這種“失而復得”的修復的不僅是外形,更能恢復身體完整感,帶來深層心理慰藉,幫助患者重拾自信與希望。
彭金娟團隊表示,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乳腺癌患者在戰勝疾病后,擁有了更多恢復身體完整與自信的選擇。鎮江市婦幼保健院乳腺甲狀腺病科將持續依托專業技術力量,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個體化治療方案,助力更多乳腺癌術后女性重獲“身心重生”。如果有類似困擾的患者或家屬,可前往該院乳腺甲狀腺病科門診咨詢。
校對 石偉
標簽: 最新資訊

